秤里动手脚被“黄牌警告” 信用怎可缺斤短两?
来源 :信用中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5:37 打印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新街市一档位因存在短斤缺两行为被市场管理方挂黄牌警告,此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记者了解到,这是广州市肉菜市场协会为打造百姓认可放心的“菜篮子”而采取的一大创新举措,接下来会加大对会员单位倡议推广力度,这也是全广州市首例做法。
电子秤里动手脚 被“黄牌警告”
猎德新街市被挂黄牌的鲜鱼档因为收到多个投诉,市场管理方会同相关政府部门、电子秤厂家对该鲜鱼档进行了突击检查。厂家打开电子秤检查后,发现称内的零部件进行了多处改动,档主一开始拒不承认,现今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也哑口无言了。随后,依据合同规定市场管理方广州锦达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鲜鱼档进行了2000元罚款,挂黄牌一周的惩罚。
网民为此举点赞:值得大力推广
网友表示,菜市场中不少商贩都存在短斤缺两,并且这样的风气逐渐盛行,在我以前居住地附近的市场里,八两称是很常见的。市场中一家商贩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街坊四邻就觉得整个市场都是这样的,长久以来,连之前讲信用的商家也被坏风气沾染了。猎德新街市市场管理处是对不诚信经营的商贩挂牌警告,让市民知道此家是存在缺斤短两情况,只要诚信经营就没事了,而且市场形象会更好。
类似于“黄牌警告”的管理方式并不鲜见
“红黑榜”治理企业失信。近日,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市发改委(信用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发布了8·8诚信日的“红黑榜”,其中红榜单位(个人)186家(人),黑榜单位151家(人)。这不是温州第一次公布,已经执行多年,已累计发布406家守信“红名单”企业和80多家失信“黑名单”企业(不含今年的数据)。温州市也在进一步探索完善“红黑榜”联合发布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公布诚实守信和失信者“红黑榜”名单,及时彰扬诚信、鞭策失信。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各界都备受关注,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信用治理新模式,无论是“红黑榜”还是“黄牌警告”方式的应用,其根本目的依旧是为了督促人们加强对自身诚信的重视。只有人人讲信用,社会整体信用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