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消费行为要警惕
来源 :西海都市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6:01 打印
老年人请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给你发传单送你鸡蛋、送礼品,让你买神药,给你洗脚、给你按摩、请你吃饭,让你觉得比亲生儿女还要好的陌生人,他们千方百计对你好,是为了你的钱。为此,西海都市报多次报道了老年人被骗的有关事例。
类型一:电话买“藏品”,“藏品”能升值
2018年3月15日T17版报道:王老太爱上了购买“藏品”,她通过电话联系“收藏品公司”员工,以快递到付的形式购买。“收藏品公司”员工说手里的“纪念金条”很快就能升值,想和王老太一起出钱买下,等升值后平分盈利部分。王老太购买的“藏品”越来越多,就等着卖家回购她手中的“藏品”,可工作人员突然失联了,这几年她总共购买了113件“藏品”,花去339314元。
类型二:接传单,免费领纸巾被骗
2017年3月7日A05版报道:2016年的一天,刘老太接了一张传单,并从水井巷后面的一家公司免费领取了纸巾,认识了一名叫“阿宽”的经理,还相继认识了一名叫杨玲的国家健康大讲堂的主任,随后掉进“返还补贴”的陷阱,被骗子套走15000元。
类型三:网络投资,马上就能赚钱
2018年3月6日A10版报道:前不久,黄先生发现父亲悄悄给一个名为“香港××国际医养社区”的单位投钱。投了5.8万元,几天后拿到了1.2万元的分红。黄先生观察发现,这些“在网上做广告的人”经常下楼,去一家名为“香港××国际医养社区”的单位“做广告”,他们还会收到鸡蛋、牛奶等礼品。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经侦大队介入调查,确定这是一起特大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抓获四名涉案嫌疑人。
类型四:听保健品知识讲座,买“万能”保健品
2018年1月17日A06版:去年,市民丁先生的母亲沉迷“保健品知识讲座”,总共花了两万七千元买了很多保健品。此后,患有糖尿病的母亲停了药,开始吃保健品,每天吃一大把。丁先生和妻子苦心劝说,母亲才停止服用保健品。
类型五:上门推销,被“会说话”的按摩靠垫忽悠
2015年4月8日B03版报道:王先生家住省城山川附近,一名陌生女子上门促销按摩靠垫,称靠垫原价2580元,活动期间优惠价格为1980元,还送一张价值1000元的超市购物卡。按摩靠垫主治高血压、胆结石、心脏病、糖尿病,使用一周后,靠垫“会说话”,能说出老人身体哪些部位有疾病。可是,一周后,靠垫不仅没“说话”,王先生还联系不到女推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