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我国社会信用立法纳入立法规划

来源 :青海法制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5:45 打印

 

据央视网消息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话说的是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能生存,做事业没有诚信就无法兴旺。然而,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记者从中国法学会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立法已纳入立法规划。

高铁“霸座男”事件还未平息,前不久,湖南到广东的高铁上又出现了“霸座女”。为何霸座接连出现,专家指出,关键在于铁路部门除了一定时期内限制当事人乘车外,并无其他有力惩戒手段,信息孤岛导致失信成本过低,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失信行为和失信风气。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签订合同40多亿份,但履约率仅50%左右,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

截至今年9月30号,全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其中只有254万失信被执行人摄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占全部名单比例20%。

以信用卡来说,今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56亿元,与2014年的357亿元相比,信用卡逾期额度已经翻番。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主要依据的是部门规定和地方条例,加快社会信用立法已迫在眉睫。

据了解,有关社会信用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进入快车道,如果进展顺利,两到三年内,我国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有望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