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多维度优化监管机制 实现高效精准监管

来源 :西宁市场监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2-16 09:21 打印

今年以来,西宁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科学调整抽查事项清单、整合部门联合抽查计划、精准分类监管以及电子化手段的应用,不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优化升级,监管效能明显提升。

——优化监管机制,精细管理、实时更新。连续四年梳理调整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最初的213项本部门抽查事项调整为198项,部门联合抽查事项由50个领域166项拓展为63个领域211项;科学分类建立市场主体库、特定产品库、重点项目库等5种类型库1000个,累计入库检查对象336588家;按照执法资质、业务专长分类标注入库执法检查人员4435名,我市清单制定更加科学、“两库”创建更加精细、部门联合监管迈入更广领域、更深层面。

——统筹整合计划,精密部署、全面覆盖。科学制定本部门抽查计划165批次,明确抽查领域、抽查比例等关键要素。注重部门联合抽查,将跨部门综合监管清单和双随机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中21个领域相近或相似的136项抽查事项进行整合,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62批次,涉及36个部门61个领域208项事项,既确保了抽查事项全覆盖,又减少对企业多头多层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优化监管方式,精准研判、分类监管。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有效融合,按照A、B、C、D四个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对风险较高企业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低风险企业降低抽查比例,抽查高风险企业占56.05%,较高风险企业占35.90%,一般风险企业占5.47%,低风险企业占2.28%,不断提高随机抽查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扎实推进抽查,精心组织、确保质效。采用电子化手段进行随机抽取,全程留痕,避免人为干预,确保抽取程序的随机性、公正性。针对行业、领域和监管重点,逐项对食品安全、会计中介、校外培训等行业领域发起“双随机、一公开”抽查868次,抽取检查对象13262家次;认领省级部门派发任务21次,检查对象271家次,发现问题率达29.36%,检查结果100%,及时向社会公示,保障了监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积极助企增信,精益服务、重塑信用。以信用修复“一件事”为抓手,率先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推动信用修复从“被动受理”到“提前告知”,将办结时间从法定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市本级已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全市实施点对点“两书同送”264份,完成信用修复19365件,并将数据实时共享,做到一次修复,结果互认。

下一步,西宁市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强化信用监管,动态完善“一单两库”,统筹谋划年度抽查计划,全面运用风险分类结果,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公正、高效,促进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