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举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现场观摩会
来源 :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4:08 打印
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举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现场观摩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食药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快速速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2月12日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全市县区食品监管部门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现场观摩会。观摩会期间分别参观了城中区、城东区食品药品监管平台建设和信息建设化工作情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城中区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中心观摩中,集中展示了城中区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的亮点:一是将辖区115家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纳入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其中学校食堂电子监管率达到100%。同时追加智能抓拍、远程语音通知等功能,大大提升远程监管的智能化水平。二是在“小餐桌”领域率先推行“阳光厨房”,将“阳光厨房”工作作为“小餐桌”备案登记许可前置手续,辖区73家“小餐桌”全部纳入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通过“电子眼”,及时消灭“小餐桌”厨房“灰暗面”。三是结合非现场电子监管平台,完善“食安宝”手机监管APP,实现“一企一码”,即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动态调阅学校、托幼机构的后厨视频、量化等级、许可信息、从业人员信息、食品及添加剂购进出库台账等信息,实现在线投诉举报和点评,使食品安全“可视化”,使“明厨亮灶”工程真正晒在阳关下,做到惠民、亲民。
城东区局在今年追加建设资金200万,健全完善新型的食药电子监管机制,全面推动东区食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食品经营许可不见面审批系统、移动稽查执法系统、行政执法系统等。通过建设城东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监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高效、便捷、快速反映的服务型监管与被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全面信息共享,打破组织界限,建立电子化虚拟机关。推进了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无纸化。参会期间还参观了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办方企业积极发挥主体责任,借助电子索证索票台账、非现场电子监管的互联互通,达到多重监督和管理,有效落实了档口的行业自律意识,开创了开办方的主体责任和信息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新模式,同时观摩了监管部门移动执法现场文书的制作等。
观摩会期间还向与会者通报了今年食品快检检测平台使用以来的应用情况,并对下一步做好快检数据的检测、上传、处置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对使用信息化系统的GIS地图逐步实现网格化监管,进一步如何提高监管效能作出了介绍并提出了要求。
西宁市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投资高、成效快。近年来全市累计投资约1500余万元已初步完成了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和非现场电子监管平台。各级食药监管部门抓机遇、顺潮流充分挥发食药监管职责,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争取长足进步,逐步实现“机器助人”激发工作活力。通过观摩会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通过观摩大家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查找到了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差距。明确了今后信息化建设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