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成功冻结被骗资金96万元
来源 :西宁晚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3:50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施翔)7月2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获悉,6月29日,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快速反应,与时间赛跑,将一起电信诈骗案的涉案资金96万元全部冻结。
据了解,在西宁做生意的林先生,最近出现了资金周转的困难。正犯愁之际,通过朋友推荐,林先生认识了一名声称是专门从事贷款的王经理,喜出望外的林先生立即与对方联系,说要贷款50万元。在了解林先生的具体情况后,王经理说贷款先需做流水,不疑有诈的林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添加了王经理的QQ号,对方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进入了一个“农业银行官方网站”,随后便让林先生填写了个人信息及支付密码。
林先生为了尽快能拿到贷款,在没有任何思考的情况下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了操作。贷款结束后,林先生本以为能很快放款,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贷款结束后的20分钟,林先生收到了一条银行发来的信息,称林先生卡内的96万元被转走。林先生发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
6月29日,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受害人林某报案后,立即启动电诈案件止付机制,办案民警通过调取诈骗银行账户,迅速按照止付流程开展资金止付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冻结资金96万元,为被害人挽回全部经济损失。目前,反电诈中心的民警经研判,已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地点,并派出侦查员赶赴当地开展工作,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在拨打110报警电话或报案过程中,报警人需告诉警方受害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受害人转出现金的账号及账号开户行;转账的准确金额及准确时间;不法分子的账号、账号名称及账号开户行;汇款凭证或电子凭证截图。110报警系统可凭这些信息,尽最大努力保护受害人被骗的资金。由于受害人把钱打入不法分子的账户后,不法分子会迅速转走,止付工作是公安机关与不法分子之间的一场赛跑。因此,距离被骗时间越短,报警人提供的信息越准确,止付的成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