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物资保障供应暨商贸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开业情况通报
来源 :青海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3:42 打印
一、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深刻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采取行动,强化市场供应和调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活物质保障。一是狠抓各大商超防疫,果断采取“消费者不戴口罩和不测体温不得入内、商超员工晨检、商场定时消毒和清洗新风系统”等有效措施,抓好源头防范。二是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妥善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节日市场稳定。三是积极组织各大超市补货备货,协助各商超解决物资调运、消毒防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四是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党委政府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增加调运,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发挥市场保供“主力军”作用,想方设法拓宽采购渠道、满足市场需求,强化开闭市管理,开展市场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清洗,对进出市场人员严格管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王府井百货、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西宁纺织品百货、欧亚西宁大十字百货、惠客家连锁超市、宁食新心乐、一家亲超市等16家大型商超,克服困难、调货保量、稳价保供。疫情发生后,我市未出现大规模集中采购情况,群众消费趋于理性。五是强化市场监管,累计检查超市、市场、药店、餐饮单位等经营主体8026户,核查处置涉及疫病防控的投诉举报310起,处置回应舆情36件,查办哄抬物价、销售假冒疫病防护用品、虚假宣传等案件66 起,曝光典型案例7起,有力维护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六是为减少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防止疫情扩散,我市除对个别大型商业综合体非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销售场所进行临时管理外,商超、农贸市场、药店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场所均正常营业。截至2月2日,全市共计25000余户市场经营户开业经营,其中大中小型商超及小商店19200余户、农贸市场50家2900余户、中小型餐饮2100余家、药店550余家、粮油店320余家。
二、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调运销售及库存情况
从1月27日至2月2日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共调运蔬菜9067.62吨,水果1283.43吨。从1月25日至2月2日,全市16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累计销售面粉1283.8吨、大米1049.9吨、食用油61.1吨、蔬菜1086.4吨、猪肉22.3吨、牛肉2.1吨、羊肉1.2吨。截至2月2日,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西宁仁杰粮油批发市场等4家粮油企业库存面粉5312吨、大米10414 吨、食用油1424吨、鸡蛋68吨。北京华联等16家重点商超库存方便面约1万箱,矿泉水1.3万件,饼干约1万箱,挂面4998箱,面粉184.4吨,大米136.6吨,食用油195.5吨,蔬菜165.7吨,鸡蛋37吨。猪肉、牛羊肉供应充足,可有效保障全市供应。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西宁市将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统筹货源组织,强化市场监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早落实落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做好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确保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有序。二是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加强供需对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供应量,切实保障群众生活需求。三是根据省疫情指挥部统一部署,严格落实专业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及步行街、餐饮服务单位、小商品市场等在疫情防控期间开业经营相关要求,有序做好商贸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开业工作。四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按需采购、理性消费。五是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持续加强市场巡查,严格执行蔬菜、猪肉和牛羊肉批零差率指导价,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全力保障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