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市场疫情防控屏障 打好市场监管战“疫”
来源 :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3:39 打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迅速采取行动,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强化防控合力,落细防控举措,消除风险隐患,强化市场监督检查和监管执法,一场市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展开。1月23日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检查超市、市场、药店、餐饮单位等市场主体2.4万余户次,出动执法人员5639人次,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市场疫情防控。严格执行省、市两级《通告》精神和相关要求,对相关经营单位实施动态监管,强化源头防控。一是研判分析疫情扩散风险,暂停全市16家大型商业综合体、11家小商品市场、44家专业市场和737家餐饮服务;二是督促药店在醒目位置张贴防控用品保质保价承诺书,从1月23日起严格落实购买感冒、发烧、咳嗽用药实名登记规定,截止目前,全市购买相关药品人数共计4万人次。三是开展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体聚餐退餐情况排查检查,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加工销售野生动物,严禁承接集体聚餐订餐业务,加强前厅和后厨日常卫生管理和消毒,对消费者取消和推迟订餐要求的无条件予以支持,节日期间报备的集体聚餐5557桌全部取消。四是每日对全市57家农(集)贸市场、58家大型超市进行全覆盖检查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定时消毒、减少出入口、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入口体温检测等措施,严禁市场活禽及野生动物交易。自24日检查取缔9处活禽宰杀点后,截止目前,全市再未查见活禽或野生动物交易。五是梳理我市仍然开展配送业务的外卖站点和人员数据,督导外卖平台加强配送人员的管理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及配送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推广“无接触配送”服务。核查线上涉嫌野生动物交易单位5家,督导检查28个网络外卖站点,排查441名外卖配送人员,责令停止不符合要求的配送站点1个。六是要求使用单位加强电梯运行情况巡查,按照疫情防控标准,定期对电梯轿厢、按键、厅轿门进行消毒杀菌,简化维保程序,为一线维保人员配备防护用品。七是对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湖北籍从业人员进行排查,排查结果及时报相关部门。
——加大市场监督检查,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监管力量全部下沉一线,由局领导带队分5个督导组每日不间断市场督导检查。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商场、超市、零售商店、药店等开展循环滚动式、地毯式检查,全力确保市场秩序稳定。一是对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药品用品及设备购进渠道、票据和储存条件进行检查,共检查相关经营单位2533家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防控药品、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及价格稳定。二是严密关注市场粮油供应情况,加强米、面、果蔬等生活必需品监管。及时对仁杰粮油市场、高原集散中心、北站货场粮油储备情况进行了核查摸底,提醒告诫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明码标价,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目前我市粮油食品价格稳定,进货渠道畅通。三是加强农(集)贸市场、商超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抓好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监管,期间对销量较大的三个品牌100余个品种的元宵等节令食品进行了检查,并监督抽检25个批次,全部合格,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
——及时受理消费投诉举报,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及时受理处置疫情防控相关消费投诉举报,对经营者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立案、早查处,对涉及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违法经营行为及时从快从严从重查处,有效震慑不良商家。疫情发生初期,疫情防控相关投诉较多,至1月27日(初三)达到顶峰(52起),之后全市聚餐(婚宴)押金问题投诉趋零,口罩问题及蔬菜等生活必须品价格投诉日趋减少。截止2月9日,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501件,其中,涉及市场果蔬等价格问题212件,口罩问题163件,退订聚餐(婚宴)押金13件,目前已处理反馈413件;收到疫情防控相关网络舆情41件,其中反映口罩质量、价格问题26起,市场蔬菜、面粉价格问题10起,食品安全、市场消毒不及时等问题5起,均及时处置回应。查办案件95起,其中生活用品价格案件12起,高价销售医用口罩等医用防控用品案件58起,隐瞒实情包席聚餐案件2起,无照经营等其他案件23起。对其中7起典型案件的经营单位在媒体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