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疫情阻击战 环保人勇往直前
来源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3:39 打印
新年伊始,当人们喜迎新春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来越严峻,防范工作任务艰巨。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疫情牵动人心。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切实履职担当,多举措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医疗废物监管工作。
一、提高站位,周密部署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上,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环境监察支队积极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青生发〔2020〕15号)和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西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印发《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置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宁生发〔2020〕28号),要求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积极组织开展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废水的监督检查,加强辖区内医疗废物监管。
二、领导带班,强化纪律
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工作职责,取消节日假期,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在位,坚决杜绝瞒报、虚报、假报、漏报情况,应急值守人员按时到岗到位,强化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及相关部门报送情况。
三、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全市各级环境监察部门切实履行医疗废物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排查,联防联控,协调指导做好辖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处置工作,科学有效防控疫情传播蔓延。
市环境监察支队共检查涉及医疗废物和废水的市级重点医院、两废处置中心(西宁城投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等企事业单位26家次,重点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收集、消毒、拉运、记录、处置和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加药、记录等工作情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现场检查。其中青海省一医院、省四医院、市三医院、市疾控等11家重点医院进出人员全面做到体温检查和车辆消毒;医疗垃圾收集、清运规范及时;医院污水处理站人员到位,消毒药剂准备充足,消毒设施运行正常,记录规范,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达标排放。西宁城投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人员于1月25日全部到位上班,新增购置3台车辆全面投入拉运工作中。第一、第三、第六污水处理厂,加强了疫情况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购买了个防护、消毒药水;进出人员和车辆开展检查和消毒工作;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正常,企业污水处理总排口紫外消毒设施运行正常,在线监控数据显示排放因子达标。检查中发现,西宁城投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存在防护用具储备不足,医疗废物消毒、蒸煮等台账记录不规范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要求,在疫情期间加大医疗废物的处置力度,同时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增加购置防护用具储备,并完善相关台账记录;做好拉运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工作,重点医院的医疗废物及时焚烧处理,减少中间环节。
城中区生态环境局共检查辖区51家医疗机构,其中,35家诊所均按要求处于停业状态,其余各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暂存间设置规范、台账清晰,能够按要求转运;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加药台账清晰,医疗废水集中收集经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城东区生态环境局对辖区15家医院医疗垃圾处置、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医院医疗垃圾规范暂存,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回收协议,做到48小时内及时清运,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全部正常运行,有关管理台账健全。同时,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督促辖区已开业的医疗机构设置废弃口罩收集点27个,并开展每日一次的监督检查,确保废弃口罩等医疗垃圾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对于未开业的医疗机构,积极与区卫生健康部门联系和跟进,开业后严格监督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城西区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医疗废物及时、有效、高效、无害化处置,安排检查组每天对辖区内的11家正常营业的医疗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提高医疗废物环境监管水平。城北区生态环境局要求对辖区内10家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和处置台账制度,同时保证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生态环境局报告。湟中县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卫生院、医院及疾控中心等18家单位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及危险废物库规范化建设、医疗废水的达标排放及废弃口罩回收进行检查,所有定点医院的医疗废弃物(口罩)都统一收集、医疗废弃物暂存间设置规范、台账齐全;同时对湟中县医院污水处理站运营情况进行了检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达标排放;湟中县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贮存、转运等环节均有专人负责,规范作业,台账齐全,现场督促污水处理厂加强大肠杆菌的消毒,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达标。大通县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县医院、二医院、中医院等11家进行了医疗垃圾储存、转移、消毒等情况以及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的检查。辖区内医疗废物由西宁城投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转移并专业焚烧,每日1小时紫外线照射,每日用84消毒液擦拭暂存仓库。执法人员现场强调一定要确保全力保障运输,处置过程安全,处置效果达标,加强医疗废物储存间及车辆消毒、医疗废物包装箱同时高温蒸煮等措施,医疗废物确保当天完成处置;要求定点医院开展医疗废物外包装消毒、增加防护袋等措施,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按照感染性废物进行储存和转移。湟源县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湟源县人民医院、湟源县中医院等重点医院进行现场检查,现场对相关负责人提出要求,切实做好医疗垃圾和医疗废水的合理处置工作,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各类台账记录;同时,要求各医院对近期防疫期间各检查站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合理处置,并做好相关台账记录。
四、身兼数职,夯实基层
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劝导和宣传工作。城东区生态环境局全员下沉联点单位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100余人次,充实慈幼社区力量,严防严守,联防联控,全面开展北园巷小区、青海省第一人民医院家属院疫情防控、排查、督促各项工作,采取设置小区外来人员登记点,制作悬挂“本小区有外地返乡人员”温馨提示,劝返走亲访友人员,督促提醒群众规范佩戴口罩、宣传禁止聚餐聚会等措施,不断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截至目前,协助东关大街办事处慈幼社区设立劝返点7个,排查和隔离13名湖北来宁人员,16名密切接触人员,77名其他来宁人员,配合开展宣传38次,覆盖人数2900余人。城北区生态环境局强化干部职工的疫情防范意识,积极协助联点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微信群、QQ工作群等渠道,加强全体干部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强化干部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全力配合联点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指派专员做好辖区建设巷、碧桂园小区、动物检验检疫大楼等地的探亲访友劝返工作,及时登记湖北来宁人员、其他省份来宁人员、武汉离境人员健康等情况,并将值守情况上报社区。
疫情战役还在继续,环保人将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履职担当,全市环保铁军毅然“负重前行”,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全市人民守护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