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以“四个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 :信用西宁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4:17 打印
近年来,城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西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坚持补齐民生短板,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坚持高位谋划、快速行动、早见成效、自我加压,制定《城西区“厕所革命”2018-2019年行动方案》。把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大力开展户厕改造工作,全区300座户厕改造任务将于今年7月底完成,辖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短板进一步补齐。
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着力提升村容颜值。结合“创城”“清洁西宁”品牌创建等活动,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采取“每天一大扫,全天候保洁”模式,修建乡村垃圾中转站3个,配备环卫工人50人、垃圾斗24个、微型垃圾斗2个、果皮箱114个,实行定点、定人、定岗、定时清理制度,提高清运频次,加大私拉乱倒行为查处力度,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和生活垃圾随产随清、日产日清,日清运压缩垃圾量30余吨。同时,大力整治居民庭院内外环境卫生,督促居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清除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辖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全方位改善。
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着力夯实乡村生态本底。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阴山堂污水处理站水质进行月检测,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站运管质效进一步提升。结合“河长制”工作,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组建镇、村两级河长队伍,细化职责分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发挥“警城联勤”作用,逐一排查辖区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逐一制定问题整改方案,确保彻底整治、不留盲区。今年以来,完成动物园至植物园段箱涵内5处排污管道治理,疏通解放渠沿线堵塞排污管道1000米,清理化粪池2个,修筑检查井11个,更换堵塞破损管道26根。
大力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着力筑牢宜居乡村基石。成立城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涉农镇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综合治理,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动员群众对村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集中整治11次,清运垃圾量约2000余吨。强化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页6000余份,悬挂横幅13条,张贴海报2000余张,营造了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对刘家寨、彭家寨西等7个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提升乡村环境承载力。完成火东村1.569公里四级公路修建,乡村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大农村违法占地与违法建设管控力度,疏散违章搭建施工人员30余人,暂扣施工车辆3辆,查处农村违法建设1处,下达《限期拆除决定书》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