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十几位老人上街捡垃圾
来源 :西海都市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4:02 打印
每天9时许,总有十几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拿着钳子,提着垃圾桶,穿行在西宁市城西区中华巷社区的大街小巷,捡拾垃圾。他们风雨无阻做环保志愿者,居民纷纷点赞。8月24日,西海都市报记者采访了附近居民和环卫工人,得知老人们很热心,街道变得更加整洁和卫生。
西宁好人多
“记者同志,我们那里好几位老人,这么热的天还在社区里做义工捡垃圾。真是好人多啊!”家住中华巷社区的读者张吉发致电本报,向记者分享他们一家来西宁后所感受到的友好和善良。
张吉发是河南开封人,退休前是一名医生。去年底,他和老伴随在青海工作的儿子在西宁定居下来。在西宁居住的一年里,他加入了社区老年志愿者团队,经常清扫卫生。
张吉发说,每天这些老人都会组织起来清扫社区卫生。“李联华60多岁了,我多次见她扫马路,她的小孙子也经常跟着她一起扫。还有一位姓代的大姐都快70岁了,我常看见她一手拿袋子,一手拿钳子捡地面的垃圾。这么大年纪的志愿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特别感动。”
感谢老人的义举
一位在中华三巷做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对老年志愿者队伍很有印象,“他们每天穿着红马甲,走街串巷捡拾垃圾。我们经常打照面儿,见了都认识。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我跟他们说你们年纪这么大,还来帮我打扫卫生,我真的很不好意思。”环卫工人十分感谢这些老人的善举。
中华二巷一位商店老板说:“我一般是早上8点钟开门,经常能看到老人们在附近清扫卫生。”中华巷社区主任滕永红说:“我们街道有个红袖章志愿者团队,很多人都是老党员。除了周末,天天都会在社区里清扫。”
希望环境更美
记者联系到老年志愿者队里的李联华。李联华说,志愿服务最早是社区组织的,时间一长,大家就形成了习惯,只要有时间,几乎每天都上街,穿上社区发的红马甲,拿起钳子、扫帚一起干活。
“我们退休了,做做好事嘛,都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李联华笑着说。
“看到志愿者捡垃圾,真心为他们点个赞。他们是社区居民的榜样。”中华巷社区居民刘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