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城市大脑让西宁更智慧

来源 :信用西宁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4:11 打印

 

今年青洽会的西宁城市馆,一个个科技范十足的互动体验区,让人领略到未来西宁这座城市的科技含量,也让人见识到 “城市大脑”在城市运行当中的包罗万象。

一场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完美互动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在西宁城市馆“城市大脑”数据大屏前,一场特别的快闪活动正在进行。

与以往的快闪活动不同,除了现场工作人员外,这次的主角是几十台机器人,它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舞动着手臂和脑袋。位于展台前的两台大型机器人还会通过眼部和胸口的电子屏,显示出代表不同心境的表情符号。在它们身后的桌子上,24台小型机器人同样伴着歌声,做着各种舞蹈动作,当中一个整齐的空翻动作更是引来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喝彩。

这场令人欣喜的快闪活动,只是西宁市智慧城市发展当中的一个缩影。展台周边,数个数字生活互动体验区,则将人们脑海中的数字生活逐一照进了现实。

互动体验,感受智慧西宁

“数字城市”互动体验区内,AR文旅体验令人眼前一亮。展区内有一块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播放着静态的文物图片,展区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类似放大镜的小型屏幕,只要用这个放大镜对着大显示屏上的静态图片,放大镜上会立即显示出文物的动态影像。

放大镜的功能还不仅如此。记者好奇地将放大镜对着桌子上电脑显示屏滚动播放的图片,这些图片通过放大镜后,呈现在放大镜上的居然是一段小视频。

而在一旁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引起现场不少人的关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B馆内布设了12个5G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会随机抓取进出人员的面部图像,并根据面部推算出大致的年龄段,显示面部特征等。

人脸识别技术今后可能主要运用于案件侦破,还可以运用在小区安保等方面。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小区将所有住户的数据输入,后台就会根据数据识别进出小区的是否是常住户,还是陌生人。

“数字城市”互动体验活动,西宁市还以智慧西宁、电子交通、数字旅游、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数字城市”互动体验活动。具体以“AI时代数字城市”为主题,围绕城市数据的“好管家”、城市运营的“金算盘”、城市安全的“防火墙”,在展会主会场集中展示智慧交通、卫生、教育、环保、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等最新成果,体验“城市大脑”。

运筹帷幄的城市大脑

“数字城市”展台的中央则被一面大屏所占据。西宁市城市运行管理的数据都清晰显示在大屏之上。这也正是“数字城市”的核心——负责城市管理的城市大脑。

目前, 这个“城市大脑”已经管控了西宁市大部分城市管理内容。这个“城市大脑”的核心能力是将城市运行相关所有数据连接起来,打通“神经网络”,并利用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力,实现对城市运行状况的实时分析和公共资源智能化调度。

“城市大脑”如何构成?据悉,底层为数据来源,包括城市各委、办、局的相关数据以及为城市提供服务的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数据。中间层为数据大脑层,主要是数据汇集融合交换、清洗、分析加工、建模建库。次高层和顶层为能力开放层和数据应用层,实现数据开发和典型应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资源。

未来西宁令人期待

除了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城市”展厅,西宁馆内城市展厅也值得一看,那里汇聚着西宁市今后即将为市民打造的重大民生项目。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整座展馆以“打造丝绸之路开放之门”为主题,以“高原雄鹰展翅翱翔”为立意,预示青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乘风破浪,展翅高飞。

项目位于南川片区中部,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南部,规划时代大道、南川西路交叉口东北角,占地约324666公顷,总建筑规模约30.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24小时集会展、商业、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体。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项目位于西宁市沈那遗址地块南侧建筑控制地带,北侧为沈那遗址公园,南侧为门源路。占地面积约4公顷。项目总建筑面积59800平方米,包括:西宁市博物馆、美术馆。主要为地方文化展厅、地方文物展厅、非遗展厅、多媒体试听厅、书画展厅、书画讲习室、学术报告厅等。

西宁市图书馆、文化馆:主要为文献阅览区、数字文献服务区、书库、器乐培训室、舞蹈健身室、合唱排练室、手工坊、剧场、会议室等。

西宁市沈那遗址公园:西宁市沈那遗址公园地处城北区沈那遗址地段内,项目总建筑面积4938平方米,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科技内涵的集挖掘、保护、展示、管理功能为一体的展示中心,打造城市生态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