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大通县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 :信用西宁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3 14:14 打印

 

自2007年起,大通县就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后经人行西宁中心支行批准正式命名为大通县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建设。经过十年的农村文明信用体系推进工作,各项建设工作已趋于成熟,在体制建设、信用创评和征信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创建文明信用户、村、乡镇为切入点,对信用农户开通绿色通道。在贷款额度、手续费用、利率等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农牧民生产经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明信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典型引路、整体联动”的成效。2018年度大通县成功创评市级“信用县”。

截至目前,大通县共评定文明信用户65033户,占比达 74.78%,建立农户信用档案68336个,占比达78.57%;共评定信用村274个,占比达85.47%,评定信用乡镇20个,占比达100%。

一、探索农村信用普惠,创建信用体系新思路

以普惠金融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大通县力挑“守土有责”职责担当,在农村“信用普惠”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首创“嘉宝小微信用联合体”助力小微企业融资。人民银行大通支行推出的“嘉宝小微信用联合体”信用放贷模式共为70户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3516万元,为辖区小微企业融资助力。

二是创建“支农融资担保机构+借款农户+银行”模式。大通县依托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出“农担易信贷”,该贷款是以农村种养大户、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整村推进、零星授信和批量授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信贷需求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808万元。

三是以“整乡推进”模式加快信用建设步伐。2013年以来,大通县改变信用创建思路,采取“整乡推进 ”的模式,选取信用状况较好的乡(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宣传活动,集中评定信用户,并对达到评定标准的村、镇予以授牌。该模式不仅加快了创评工作进度,同时也产生了极强的宣传效应,被评定的信用村、信用户守信意识、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明显增强。

四是建立信用修复及惩戒机制。对因个人征信报告有不良记录而无法贷款的贫困户进行信用修复,解决贫困户生产发展的基本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大通县共实现对36户贫困户的信用修复工作,并向其中的31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125.1万元,金额61.7万元。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对信用户的惩戒机制,对不按时还款的信用户实行降低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政策,情况严重的取消其信用户的资格。

二、惠农服务平台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利农户贷款

以大通为试点开发的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暨惠农金融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信息收集与共享,进一步解决农牧户及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的问题,并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该平台已经实现了网上申请贷款和评定、信用户网上评定、客户信息管理和统计等功能。截至目前,该平台共收录180476户农户、8279户贫困户及63431户信用户信息,通过手机APP端和计算机PC端成功办理农户贷款申请7155笔,办理网上评定信用户4040笔。惠农金融服务平台的初步建立及农户大数据的形成,进一步健全了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农民的贷款和金融服务需求,该平台目前已在青海省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齐抓共管,共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为助推农村文明信用体系创建工作,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大通县出台了《大通县创建金融生态县实施方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多方支持、市场参与的格局,建立了齐抓共管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机制。一是县政府、人行大通县支行牵头成立了大通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细化创建目标,分解创建任务,并将信用建设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二是文明建设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三是按季召开会议,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建立共享机制,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

四、惠农金融服务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大通县289个行政村共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349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惠农金融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将1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改造升级为惠农金融服务站,14个惠农金融服务点打造升级为惠农金融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后的惠农服务中心除原有小额取现、转账等功能外,还配备了网络终端、ATM存取款一体机,增设了网银体验区和手机银行体验区,实现了集小额取现、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消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残损币兑换、电子商务、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大通县各惠农金融服务点、站、中心共发生各项交易业务226.28万笔,交易金额16.06亿元;代理各项业务914.26万笔,代理金额19.20亿元,实现了“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各项基本金融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