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2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 公示工作总结
来源 :西宁市委编办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2-25 09:54 打印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央和省上关于事业单位法人年报的相关要求,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西宁市市县区委编办事登局开展了2022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宁市应参加2022年度法人年报的事业单位共886家(其中:市本级227家、城东区42家、城中区55家、城西区38家、城北区37家、湟中区158家、大通县227家、湟源县102家)。截至3月31日,以上单位已全部在“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完成法人年报网上提交并通过各级登记管理部门审核及公示,年报率达100%。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流程,注重“标准链”审核。转变以往年报工作中市县区工作人员各自为阵的情形,按照办领导要求,年初组织县区事登局召开年报工作专题培训会,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对事业单位法人年报的办理依据、办理要求、报送材料、办理流程、报送方式、结果公示、监督投诉等七个板块进行严格规范和审核,实行标准化流程,形成市县区年报工作“一体部署、一把标尺、一同发力”的格局。同时,对历年来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剖析,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有效解决了年报填写不规范、内容不达标、材料不齐全、签字盖章缺失等问题。
(二)紧扣时效,注重“端口链”服务。不断推动“互联网+登记管理”进程,构建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的登记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年报工作提质增效,受理、复核及公告全部在网上完成,并提供网上咨询、网上登记、网上投诉建议等服务。进一步合并办理流程,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顶岗补位、限时办结等服务承诺,真正做到服务提标提速。同时,对于因人员休假、调动或网络操作生疏等原因影响年报提交的单位,由编办工作人员根据服务单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主动代为录入,并扩大容缺办理范围,有效加快了年报整体进程,赢得了广泛好评。
(三)加强协作,注重“监管链”效能。依托“中央编办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审核管理平台”等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云平台服务功能,加强年报的网络监管和预警,对未及时提交申请的单位提前梳理到期预警名录,及时发送短信提醒、拨打电话提醒,并根据机构改革、人事任免、资产变动等情况,在年报期间同步审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他变动事项,共办理设立、变更等各类事项82项。同时,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法院等部门和编办业务科室的沟通协作,将年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纳入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机构编制专项检查,探索推动年报结果深层次运用,更好推动事业单位法人履职尽责。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今年的年报工作中,西宁市市县区各级编办登记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按时完成了年报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出现年报久拖不报、年度总结简单拼凑、资产负债表填写不实等现象;有些单位人员变动频繁,使得年报提交工作出现工作交接不畅和断档。此外因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办公地址搬迁,一定程度上也对有些单位及时提交年报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下一步计划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来年的年报工作中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宣传力度。不仅要在平时与各单位的事项办理中做好宣传,还要利用“3•10”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宣传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契机开展宣传,让年报工作的宣传面和社会知晓率不断扩大。二是坚持年度抽查。在今年的年报审核中,我们依据去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重点对一些单位需整改完善的登记信息进行了审核。在今年下半年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我们将继续依据年报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将问题单位列入专项抽查,做好年报工作的延伸。三是试行年报“不见面审批”。 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中“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事业单位无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纸质材料,纸质年度报告自行留存,以备后续监督抽查”的规定,积极向省局汇报沟通,争取今后的年报工作真正达到“零见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