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西宁分行为您支招
诚信兴商,金融相伴。金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和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金融诈骗的形式越发多样。如何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当我们遭遇网络诈骗时,有哪些及时补救措施?结合互联网金融及电信诈骗实际案例,光大银行西宁分行有关负责人讲述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提醒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金融诈骗实例
2020年12月,光大银行某支行接待了一位咨询转账业务的老年人。细心的工作人员注意到,老人要向某证券公司的子公司转账127万元,职业的敏感性让银行工作人员对这笔业务产生了警惕。
与老人详细沟通后,工作人员发现老人是通过QQ群与一名自称某证券公司的客服人员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须在当天13时前将资金汇入指定账号,否则将无法进行后续投资操作。
银行工作人员迅速上报柜台经理,通过查询软件核实收账人的信息,发现该公司注册时间为2020年8月,经营范围中并未有股票投资一项。后经与证券公司核实,银行工作人员得知该公司并未有老人所说的子公司企业。种种可疑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
光大银行工作人员当即与收款人开户行取得了联系,经对方开户行核实得知该账户存疑,成功保住了老人的127万元。
这两类群体容易掉入陷阱
光大银行西宁分行运营管理部祁经理说, 电信诈骗方式呈现多样化,涉及行业广泛,其手段往往以获取被害人信息,融入被害人生活场域,通过一定的情感感化被害人,获取其信任,达到诈骗得逞的目的。
从电信诈骗方式排名来看,冒充亲属、假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网上交友、介绍工作、假中奖信息等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这些“套路化”的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同时,不法分子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策划、设计,使电信诈骗方式不断迭代更新。
祁海霞说,根据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老年人、单位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易遭遇网络金融诈骗。她建议,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同时,家人要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了解当下的各种多发案件,帮助老人形成预防诈骗“免疫力”,提升老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改进防范手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落入诈骗陷阱的风险。财会工作人员更需要严加防范,对任何人,尤其是对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
遭遇金融诈骗后这么办
据祁海霞介绍,老年人在办理资金往来业务时,最好有子女陪同,向陌生人办理大额转账业务时,谨慎核对收款人信息,最好提前与银行柜台人员咨询核实。当网络诈骗已经发生,应立即报警,迅速反应,挽回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祁海霞说,光大银行西宁分行致力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违法犯罪的决策部署,紧密依靠当地政府,发挥和动员社会力量,坚持群防群治。
西宁分行充分利用网点资源,通过网点电视机、电子屏幕、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向市民宣传防诈拒赌知识。依托营业网点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推荐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推荐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建立点对点的诈骗反制手段,将反诈宣传深入到个人,形成宣传、预警、劝阻、联动、协同的新反诈宣传工作机制。
祁海霞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具有跨地域性、隐蔽性、高时效性以及取证难等特点,这使得每个处于网络中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因此,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不仅需要国家行动来决定战斗方向,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为己任,防范金融风险,维护个人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