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与法同行“典”亮生活
一城北区司法局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来源 :城北区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1-28 10:35 打印

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让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真正惠及于民、服务于民,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近日, 城北区司法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按下民法典宣传月“启动键”,围绕村(居)民群众、民营企业职工、学生群体等,开展“典”护乡村、“典”进商铺、“典”亮校园、“典”入网络等系列民法典宣传活动,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典”护乡村振兴法治路。邀请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到二十里铺村开展民法典进乡村专题法治讲座,法律顾问围绕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继承权等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借条”、“胎儿继承权”等现实问题所涉及到的法律条款进行解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宣传《民法典》中“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条款,对彩礼的性质、范围、返还条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彩礼应当符合公序良俗,不得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彩礼观,自觉抵制“天价彩礼”陋习,共同移风易俗,营造社会文明新风。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了《宪法》《民法典》《防洪条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宣传手册,并赠送了毛巾、充电器等法治小礼品。

“典”进商铺,以法促经营。深入沿街商户、药店、超市和银行机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经营者及从业者讲解《民法典》中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物权篇、合同篇、侵权责任篇等内容,以及在合同签订、履行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就《民法典》中涉及个体工商户权益保障、房屋租赁等商户普遍关心 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同时还讲解了一些常见的涉及商品质量、合同履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纠纷案例,让商家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还向商户们介绍了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信用的重要意义等内容,积极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讲诚信、重信用,让诚信深入人心,做一个诚信公民并养成主动学习、运用《民法典》的良好习惯和法治思维。活动共发放《民法典》《中小企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宣传资料共100余本,解答商户法律咨询10余次,有效增强商户们的法治观念,“典”亮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典”亮校园,护航成长路。以大学生毕业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邀请法律顾问到青海大学开展《民法典》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讲,法律顾问以《民法典》合同编为重点内容,结合相关案例讲解大学生创业以及择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法律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规避各类法律风险。随后,工作人员向在场大学生发放《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并赠送法治小礼品。

“典”入网络,指尖润民生。创作“索要高额彩礼违法吗?”“参加体育运动时被队友撞伤需要负法律责任吗?”“夫妻双方诉讼离婚需要符合哪些条件?”“遗嘱人立了多份遗嘱,最后以哪份为主?”“商品一经售出概不负责的约定有法律效力吗?”等涉及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继承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微动漫,并依托辖区法律顾问及时推送到村(居)民微信群,扩大民法典宣传覆盖面,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民法典知识。同时利用城北司法公众号推送民法典系列漫画一起来Get!民法典中,这些条款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等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有效占领信息高地,营造浓厚法律宣传氛围。

通过民法典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不仅“典”燃了群众学习法律的热情,也“典”亮了追求更加和谐有序生活的理念,法治观念不知不觉深入民心,下一步,城北区司法局将继续加大《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共同行动的普法格局,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遵纪守法行为真正落实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