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常常能看到一位守护湿地的老人。这名老人叫多杰,是一名党员。从1999年开始,多杰一直在保护关秀湿地的道路上奔波劳碌,见证并参与了关秀湿地的每一处变化。
今年8月,多杰入选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主动守护关秀湿地
头发花白,肤色黝黑,眼神坚毅,这是初见多杰时,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当提起为何选择守护关秀湿地时,多杰打开了话匣子。
1999年,多杰所在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多禾茂乡秀恰村重新给村民分配草场。分配现场,村民们都表示不愿意承包关秀湿地。“那时候的关秀湿地,草少,村民们都以放牧为生,承包那块湿地根本养活不了牛羊,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就在大家僵持不下时,多杰主动站出来,提出把关秀湿地划分给自己。
分配结束后,多杰举家搬迁到离关秀湿地更近的地方。第一次去关秀湿地巡护的时候,多杰见到了让自己至今难忘的场景。“我看到许多人在那里捕鱼、猎鸟,还有狐狸和狗偷鸟蛋,心里很难受。我的父亲曾告诉我,有鸟儿的地方,才是有福气的地方。”多杰说,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守护那片湿地,保护好鸟儿的家园。
沿岸巡视、捡拾垃圾、劝阻非法捕猎……每日上午6点左右,多杰就从家中出发,徒步30分钟到湿地,开始一天的巡护。湿地的主体是周长约5公里的圆形湖泊,多杰每天要绕湖走三四圈。起初巡护时,鸟儿见到多杰“十分警惕”,多杰只能远远地保护它们。随着时间推移,不少鸟儿逐渐“接纳”多杰。
尽管巡护工作重复枯燥,但多杰从不懈怠。在他的精心守护下,关秀湿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那里栖息的鸟儿也越来越多。多杰还给关秀湿地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滩鸟岛。“夏天的时候,这里会开满黄色的格桑花,再加上这里鸟类数量越来越多,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多杰笑着说。
二十余载倾力保护
手拎一个装满茶水的保温杯,脖间挂着一副望远镜,9月27日上午6点30分,还未吃早饭的多杰急匆匆地赶往关秀湿地。今年4月底,湿地里的黑颈鹤孵化出两只幼鸟。当下,两只小黑颈鹤还只能行走,不能飞,多杰担心附近的狗和狐狸会伤害它们,所以每日都要去看一看。
多年的守护,让多杰对关秀湿地及周边的鸟类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每只鸟儿都是我的朋友。”多杰说。
2020年3月的一天,多杰巡护时发现关秀湿地一处小湖泊的堤岸被冲出一道缺口,湖水顺着缺口不断流出。“鸟类繁殖的季节快到了,如果湖里的水流干了,鸟儿就不会再来这里,它们又能飞去哪里繁殖产卵呢?”那天回家后,多杰想了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多杰叫上儿子扎西拉旦装了三四袋泥土,扛着它们步行到缺口处,尝试用土填补缺口,但由于水流湍急,多杰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后来,多杰跑去村里叫上村民,打电话给乡政府的朋友们一起来帮忙,依然没能成功。
虽然填补缺口失败,但那年,不少鸟儿依然飞临关秀湿地。看着鸟儿嬉戏打闹,繁殖产卵,多杰揪着的心才慢慢放松。2021年初,多杰自掏腰包租了一台挖掘机,填土修补缺口,当缺口修补好的那天,多杰也治好了“心病”。
“这是花头天鹅,这个叫白头双辫,还有这个,我给它取名花脖子……”采访中,多杰指着手机中的鸟类图片给记者介绍着。多杰没读过书,不识字,在与鸟儿长时间的相处中,他逐渐掌握了鸟儿的生活习性,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每一种鸟起了名字。
“现在这里能观察到90多种鸟类,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多杰说。
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99年以来,多杰用心用情守护着关秀湿地和野生鸟类。
2013年,多杰劝阻偷猎行为时被对方砸破了头,他忍着疼痛继续劝阻。2015年,多杰看到有人在湿地捕鸟,鸟儿惊恐万分,四处乱飞。他立马跑过去理论……为了制止偷猎行为,多杰曾在关秀湿地附近搭了一顶帐篷,在那里住了整整两年。
随着年龄增长,多杰的视力越来越差。为了方便他巡护关秀湿地和周边的鸟类,多杰的朋友们给他送了好几副望远镜。“现在用的是第三副望远镜,前两副望远镜都用旧了。”多杰说,望远镜是他巡护湿地、观察鸟类的好帮手。
在多杰的妻子卓玛眼中,多杰每年有多半的时间与湿地为伴。起初,卓玛担心多杰守护湿地会遇到危险,反对他巡护湿地。后来,当卓玛看到关秀湿地的环境越来越好,草长得越来越茂盛,鸟儿越来越多,卓玛也开始支持丈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前往关秀湿地拍照。2021年,多杰自费在湿地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间四面采光的玻璃房,供摄影爱好者使用。多杰告诉记者,修建玻璃房的目的,一是为了不让摄影爱好者近距离干扰野生鸟类,二是方便摄影爱好者从不同角度观察鸟类。
这些年来,多杰不仅自己坚持巡护,还不遗余力地给村民、游客宣传环保理念和环保政策。受到父亲的影响,多杰的儿子扎西拉旦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也成为关秀湿地的守护者。
2019年,为了让栖息在湿地的鸟类不受豺狼、狗等动物的袭击,多杰自费给湿地围上了围栏。多杰说,接下来,他准备加固围栏,修建一条通往玻璃房的栈道,再多学习一些关于野生鸟类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