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偶遇丹噶尔皮绣艺人冯海萍

来源 :西宁晚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1-10 11:32 打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汽车从西宁出发沿唐蕃古道一路向西行驶,直通可望而不可即的天际线,不远处,湟源县丹噶尔古城就在眼前,记者在这里偶遇了丹噶尔皮绣工艺师冯海萍。

  说起自己的“指尖故事”,冯海萍略带羞涩,但谈吐间自信洋溢。冯海萍今年48岁,一身刺绣旗袍,笑容亲切,正坐在凳子上穿针引线。不大的绣坊内摆放着《高原精灵藏羚羊》《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湖》《雪域牦牛》等皮绣挂件和皮绣排灯、皮绣钱包等艺术品。绣坊的后院内,绣娘们正认真地制作皮绣,丝线在绣娘手中娴熟地上下翻飞——

  皮绣改变了绣娘们的生活,迈出家门走向社会,她们的生活也像刺绣一样丰富多彩了起来。

  初识冯海萍,是在2020年9月的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上,当天,她们团队研发的皮绣作品获得“最佳文化创新奖”,皮绣技艺,让国内外嘉宾赞不绝口。

  古老的非遗皮绣文化与现代审美相互碰撞,瑰丽的湟源排灯、时尚的女士皮衣、精致的手拎包上,皮绣摇曳生姿。灯光一亮,绣着皮绣的排灯熠熠生辉,将古老的文化之美呈现在大家眼前。

  作为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皮绣如今已飞出高原,精彩传扬。

  冯海萍说,皮绣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经纬线,一旦出错整幅作品就会出现瑕疵,对手艺人的要求非常高。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她们大胆创新,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形成了盘、攒、绣等独特的皮绣制作工艺。

  位于黄河北岸的湟源,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织的咽喉之地,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数千年来,各民族在这里聚居融合、繁衍生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绽放异彩——皮绣就此诞生。这种浓缩了多元文化和精湛技艺的艺术精品,深深地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羌族先民们在皮革服装、鞋帽、鞍鞯箭筒等物品上,用羊毛、皮革等材料开始刺绣简单的图案、符号,作为装饰或崇拜物。

  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皮绣也逐渐融会了南北各地的绣法和技艺,形成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内容、用料和制作工艺也越来越丰富、繁杂和精美。

  “除了皮绣,最近我们50多位绣娘缝制了10万多件香包,大多数已销往南京、上海等地,深受外地顾客喜爱。”冯海萍喜欢和人聊天,讲讲自己和绣娘的故事。

  “传承下来的手艺一定要延续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上断了。”除了对湟源皮绣的传承与保护,冯海萍依托皮绣带动了周边农村妇女就业。她将湟源留守妇女、下岗女工和残障人士吸纳进绣坊,为她们提供制作皮绣的材料,手把手教授她们皮绣手艺,妇女们学会制作皮绣后,就会上门回收皮绣成品,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妇女就业。

  说话间,绣坊内的湟源排灯、手拎包和香包已被来丹噶尔古城的游客买走。一架绣绷、十指春风: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在冯海萍和绣娘们的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并在传承与创新中迎来了“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