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海西宁)官方网站!今天是:
登录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长者模式|
【无障碍阅读】

信用中国(青海西宁)

credit.xining.gov.cn

信用知识|“七个注重”打造信用监管厦门模式

来源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2-09 10:42 打印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不断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相关工作做法,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获通报表扬。在连续三年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市场监管指标也均位居全国前列。

  一、注重抓好信息归集,持续夯实信用监管基础

  全面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及应用,实现全市信用信息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报送格式、统一应用管理。以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以下简称公示平台)为载体,将注册登记、许可审批、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司法信息等18个类别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分门别类划入相关市场主体名下,从而对全市73.7万家市场主体形成了独立信用档案。同时,依据区域、行业等监管属性分层分类建立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金融、港口等756个监管对象库,为实现精细化监管夯实基础。依托公示平台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实时在线查询服务,访问量已超6600万人次,实用性得到了普遍认可,有利地推动了各部门信用监管的实施,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局面。

  二、注重强化分级分类,科学实施差异化监管

  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厦门特色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定量指标体系和定性标准,对餐饮、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如食品领域,建立了厦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评定信息系统,自动关联食品经营许可、案件管理、日常及双随机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抽检检测等系统业务数据,实现对全市食品经营者A、B、C、D四个风险等级的自动评定、监督检查频次的自动核定,已完成评定42957家。同时,始终坚持精准靶向监管,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紧密结合起来,依据企业信用风险类型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风险低企业试行“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较低企业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一般企业按正常比例和频次抽查,对信用风险高、较高企业不同程度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如食品经营者,对A级每年检查1次,对D级则每年至少监督检查3-4次。

  三、注重丰富应用场景,稳步推进信用惩戒

  将市场监管的经营异常名录、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税务的重大税收违法、建设的建筑市场黑名单、生态环境的环保失信黑名单、人社的劳动保障C级严重失信单位等失信信息向全社会公示,并区分不同性质和类型,在办理登记审批、政府招投标、评奖评优、办理银行业务中进行分类限制惩戒。其中,失信被执行人比中次数超1.8万次,如厦门湘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迎丰缘休闲有限公司等企业的2万名股东企业股权被依法冻结并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也在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受到超过3万次的业务限制。做到“一点失信,全网触发”“一处失信、全社会曝光”“一时失信,时时受限”,有效地构建了封堵失信的防火墙。

  四、注重推进联合监管,建立综合监管执法机制

  出台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的实施方案》,将双随机抽查和跨部门综合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执法机制,将涉及多部门监管事项、基层重复检查交叉执法发生频率高、同一时间同类主体检查事项梳理、汇总形成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统一抽查标准、统一开展检查。研发市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综合执法平台,各部门均依托该平台开展抽查,实现抽查过程全程电子化,程序固化留痕,责任可追溯,抽查结果全面公示。打造一支跨部门联动监管执法队伍,实现对同一企业一次检查多任务实施。2020年以来,市、区两级186个监管执法部门依托平台制定实施抽查计划1973批次,抽查企业26251家,其中以跨部门联合抽查形式抽查企业10532家。既增强了市场监管执法合力,又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如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局、厦门银保监局组织开展了厦门市房地产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从全市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估价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按照5%、30%、5%的比例抽取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五、注重加强风险预警,“对症下药”实施精准打击

  建立了失联企业、登记异常、年报催报等风险预警模型,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自动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预设风险点时自动弹出警示,由监管执法人员尽早采取措施。例如依托失联企业风险预警模型,交叉比对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筛查出被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依法分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非正常户满一年的失联企业,其中如厦门业酬精商贸有限公司、厦门成三贸易有限公司等2017年、2018年即分别因通过住所无法联系、未按期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未依法纳税被纳入非正常户。市场监管部门在此次整治中共确认7700余家构成吊销情节的失联企业并依法予以吊销,清除了不良基数。

  六、注重抓住重点领域,打造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在公示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拓宽信息归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为导向,研发出跨部门、跨环节的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依托该系统实现了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一张网”全覆盖监管。目前,已将8.7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43万种食品纳入“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生产经营者累计备案台账超过2.8亿多笔,追溯覆盖面超过80%,领先全国建成覆盖“全品种、全主体”的食品安全“一张网”信息追溯平台,为日常监管、风险管理、产品召回、案件查处、突发事件处置、舆情应对等提供有力支撑。如2020年5月13日,媒体曝光“倍安敏”固体饮料涉嫌消费欺诈事件,市场监管部门立即通过系统追查到涉事饮料本地经销商并开展精准核查,1个多小时就完成过去至少一周才能完成的调查工作。同时,向公众开放自主查询,公众查询量超过五千万,经“食安厦门”微信号即可进行便捷溯源,消费者刷条码可查询食品的质量合格证明和厂家证照,增强了公众的食品安全获得感和满意度。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相关做法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十佳智慧监管创新举措”。

  七、注重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有温度的监管执法”

  为进一步以高质量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顺应社会公众的关切和呼声,助推“六稳”、“六保”工作,陆续出台包括信用承诺、快速信用修复、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制度文件,把监管重心也放在督促市场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意识。其中,简化优化信用修复流程,由每周定时现场办理调整为邮寄办理、即收即办,对涉及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民生等企业允许容缺受理予以信用修复,14996家企业进行了信用快速修复,解除任职限制559人次,容缺填报方式便利企业达2.3万家;为破解平台企业注册登记难题出台了《平台企业个体工商户政务接入暂行规则》;针对“网红带货”、网络直播购物等新业态,倡导信用承诺、开展联合检查;出台《厦门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实施办法》,将商事主体登记备案、商标专利、广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种设备、价格等15个领域78项行为列入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既有利于市场主体及时纠错、放下包袱,又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目前轻微处罚免予处罚已超215家。如,某医疗美容诊所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但在经营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有通过口头方式向客户告知,未发现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也能承认错误、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及时进行整改,对该医疗美容诊所的违法行为免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