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根据公安部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亿辆,汽修厂数量快速增长。北京市汽车保有量逾600万辆,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约5000户,行业从业人员达6.5万余人。自2019年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改为备案以来,市场主体日益庞大,而维修质量不高、小病大修、配件以次充好、价格不透明、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有限的市场监管资源、传统的管理手段已难以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此,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探索构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导向清晰、多元参与、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信用监管新格局,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信用服务建设,提升市场主体守约意识。
一是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市交通委先后出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信用管理工作办法》《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及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管理办法》《机动车维修行业综合监管办法》和《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办法》等制度规范,并制定《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信用评价指标(试行)》,将尾气超标、经营异常、投诉举报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维修行业信用评价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落实推进信用承诺制。为引导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诚信经营,在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前作出书面信用承诺,并将履约情况记录在信用档案中,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促使经营者自觉遵守信用承诺,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度。
三是开展准入前诚信教育。为提升机动车维修经营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在经营者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时,进行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其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意识,增强其对信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强化信用监管力度,助力经营主体合规发展。
一是精治。打造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新模式。结合经营企业信用和风险状况,制定分级分类监管标准,建立四级检查对象名单,在日常检查项目、检查频次、运输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对风险低、信用好的对象,降低行政检查比例和频次,精简检查内容;对风险高、信用差的对象,提高行政检查比例和频次,行政检查内容100%覆盖;对列入最高风险等级名单、严重失信名单、重点关注名单、违诺名单的对象,行政检查比例和频次不设上限,行政检查内容100%覆盖。同时,信用评价结果实时在信用中国、信用北京、信用交通等政府网站上公开,并共享至国家及相关市级部门,依据信用评价等级实现日常检查项目、检查频次、运输服务保障、行政审批流程的差异化处理,激励企业提升信用水平和降低风险,促进机修行业信用建设。
二是法治。以信用监管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与执法部门业务衔接,对经营企业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证据充分的自动形成违法线索,推送给综合执法系统实施处罚,处罚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非现场检查,全方位监管机动车维修经营全流程,对照监管事项和监管内容,自动识别认定问题,固化证据,对风险进行研判和预警。依托“信用+执法”新模式,提高执法效率,加强监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是共治。多部门携手夯实信用评价结果信息互认共享。通过多部门联合、多措并举,畅通投诉渠道,与委接诉即办系统联动,研判高频共性问题,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开展零配件溯源,将原厂配件、同质配件和修复配件分别标识,明码标价,通过信用公众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查询,供用户选择和接受消费者监督,同时将有责投诉及举报信息记入经营企业信用档案,重新动态评价定级。
(三)依托数据智能平台,赋能信用监管提质增效。
一是建设北京市交通运输信用管理系统。结合“通用指标+行业指标”,融合经信、市场监管、公安交管、法院、人力社保、税务、民政及其他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围绕经营状况、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守信激励、失信处罚、预付卡管理等维度设置了近40个评价指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动态评价,自动生成“一户式”信用档案,并与许可、执法、监管等系统融合联动,打造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二是实现政务服务系统与信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市场主体准入前,政务服务系统通过与信用系统对接,获取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信息,为准入提供系统逻辑校验和提示。监管机构对市场主体作出的事前承诺事项,通过移动监管终端开展履诺核查,核查结果自动在“信用中国(北京)”公开。市场主体准入后,监管机构通过政务服务系统将市场主体信息推送至综合监管系统和信用系统,自动纳入“一户式”档案。
三是将差异化规则纳入信用系统。信用系统根据信用评价规则,开展动态评价,将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系统,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应用,处理结果记入“一户式”信用档案,为监管部门实时掌握评价结果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三、取得成效
实施信用监管以来,北京市共建立机动车维修行业“一户式”信用档案4842户,每天登录活跃用户近4500个,累计采集车辆维修数据3700余万条,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建成四级监管对象库,A+级企业0户、A级企业1355户、B级企业3485户、C级企业2户。社会公众获得越来越多的公信可靠、方便快捷的信用档案、配件溯源、维修信息等服务,机动车维修投诉明显降低,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和监督渠道,有效推动了机修行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市交通委将继续完善机动车维修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深入解决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在便民惠企活动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北京首善之区引领作用,树立行业知信用、讲信用、重信用、守信用的良好风貌,进一步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高质量发展。